腰突症锻炼方法有哪些

我们的腰部 , 是非常容易受到伤害的 , 在平时运动不注意,用力过猛,是非常容易导致我们的腰部受伤 , 而腰间盘突出是比较的疾病了,而导致腰间盘突出的原因有很多,治疗的方法也很多,而在治疗之后,锻炼也是非常重要的,那么,究竟腰突症锻炼方法有哪些呢?
方法一:拱动腰部 。两腿并拢站定,使劲将腰部、臀部往前拱动、挤压,直到极限,然后收回 。如此反复15次 。
方法二:捶击腰部 。取站式,两腿稍分开,左右手半握拳,轮流朝后捶击腰椎间盘突出之处 。做50次 , 力度以能忍受为宜 。
方法三:退步行走 。挺胸倒走,双手自然前后摆动,步子宜大些,默数500步 。晴天在户外平地上走,雨天时可在室内走 。
按摩法非常简单 , 腰椎突出的那一节两边的肌肉一般比较僵硬 , 宜推揉放松后 , 涂上活络酒,每日2次 , 对促进微循环、消除软组织炎症很有帮助 。每日吊5分钟单杠,晚上睡觉时 , 患者可以在腰椎下方垫上折叠的毛巾,随着治疗的进展逐渐加高,以纠正腰椎键盘突出 。
反背法是利用反背时患者腰以下的自身重量进行一段时间的持续牵引,使椎间隙增大 , 再由被动的腰部前后抖动和左右摇晃,从而松解神经根的粘连,创造突出组织还纳的机会 。
第1步:医生与患者背靠背站立,屈肘,二人双肘互相勾紧,医生臀部与患者臀部相对 , 然后医生稍向前弯腰,将患者反背起来 , 以医生臀部抵住患者腰部 。
第2步:在前一步的基础上,医生逐渐增加腰部前屈的幅度和运动速度,并有节奏地进行快速前后来回顶腰的动作30~40次 。
第3步:在第2步的基础上 , 患者腰部已得到一定的牵引,医生再通过自己躯体的左右晃动,使患者腰部以下同时产生左右摆动,如此重复20~30次 。
在整个反背治疗中,患者若疲劳 , 可适当休息片刻再继续完成操作 。为巩固疗效,防止复发,反背疗法后,患者需卧硬床休息3周 。避免腰部前屈运动,在卧床休息期间可逐渐开始进行腰背肌锻炼 。
1、仰卧抬起骨盆仰卧位双膝屈曲,以足足和背部作支点 , 抬起骨盆,然后慢慢落下,反复20次 。该动作能矫下骨盆前倾,增加腰椎曲度 。
2、抱膝触胸仰卧位双膝屈曲,手抱膝使其尽量靠近胸部,但注意不要将背部弓起离开床面 。
3、侧卧位抬腿侧卧位 , 上侧腿可伸直,下侧膝微屈,上侧腿侧抬起,然后慢慢放下 , 反复数十次 。
4、爬行与膝触肘双膝及上肢撑起俯卧 , 腰部放松核发慢慢上沉,重得10次后,一侧下肢伸直,屈膝使其尽量触及同侧肘关节 。重复15次 。
5、直腿抬高仰卧位,将双手压在臀下,慢慢抬起双下肢,膝关节可微屈,然后放下,重复15次 。
6、压腿坐在床面上,一膝微屈,另一下肢伸直,躯干前倾压向伸直的下肢,然后交换成另一下肢 。此动作也可在站位进行,下肢放在前面的椅背上 。
7、膝仰卧起坐仰卧位,双膝屈曲 , 收腹使躯干抬起 , 双手触膝 。
1、反复搓腰:将双手分别放于同侧腰大肌处,由上向下,再自下而上反复搓10-15次,以双侧腰部发热为度 。
2、爬行训练:四肢呈爬行状,先后做弓腰、沉腰动作 。然后侧身左(右)手摸左(右)足 , 扬手转身等动作,最后将双手着地 , 作爬行动作,每天坚持30分钟 。
3、飞燕式锻炼:俯卧于床,先后做双下肢交替抬举、双下肢同时抬举、上半身后伸抬起、身体两端同时抬离于床等动作,上述动作各十余次 , 每日坚持30分钟锻炼 。
4、团身运动:仰卧于床,先后做屈髋、屈膝、仰卧起坐或仰卧起坐接双手抱膝贴胸等动作各十余次 。此运动可与飞燕式隔日交替进行 。
5、退走锻炼:在走廊或空旷处倒退走,每次30分钟左右 。这种锻炼有利于改善腰背肌状态,恢复腰椎生理弓和腰部小关节滑动 , 可帮助解除小关节粘连 。
6、挺腹疗法:每日做挺腹运动数十次,一方面加强腰背肌的锻炼,另一方面使椎间隙及纤维环、椎间韧带发生旋转、牵拉,产生周边压力 , 突出物易于回纳,可使椎体关节回复解剖功能位,达到适应状态 。需要提醒的是,每个人的个体差异不同,从中选择适合自己的一、两个方式锻炼 。在此过程中,注意安全,年长者应在家人陪护下进行为妥 。
腰间盘突出的锻炼方法腰椎间盘突出患者还可以在床上做五点支撑练习:仰卧床上 , 双腿屈曲 , 以双足、双肘和后头部为支点(五点支撑)用力将臀部抬高,如拱桥状 , 随着锻炼的进展,可将双臂放于胸前,仅以双足和头后部为支点进行练习 。腰椎间盘突出应做到及时治疗,舒筋活络,消炎止痛作用,进而达到标本兼治的目的 。并且在治疗期间应避免剧烈运动,不能久坐,不能使腰部猛然受力 。
【腰突症锻炼方法有哪些】以上内容就是关于腰突症锻炼方法有哪些的介绍了,希望大家能够多一些了解 , 不要盲目的锻炼,以免是我们的腰部再次受到伤害 。在锻炼的时候 , 一定要小心,不要太过于用力,在治疗的期间更不要剧烈运动,导致病情更加的严重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