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年三十的来历 除夕守岁有什么意义


大年三十的来历 除夕守岁有什么意义

文章插图
大年三十的来历
相传远古之时 , “年”是一种深居海底的怪兽 , 每逢除夕 , 它就上岸来吞食牲畜、伤害人命 。因此 , 除夕这一天人们就逃往深山 , 以避“年害” 。有一年除夕 , 一位白发老者没有随众人逃往深山 , 而是留在了村里 。当“年”进到村口发现家家门上的红对联时 , 就浑身战栗 。
大年三十是哪天
阴历腊月三十日(小月为二十九日) , 是一年的最后一天 , 为“月穷岁尽之日” , 故又叫“除夕” , 俗称大年三十儿。这一天有许多古老的中国民俗活动 , 如包饺子 , 吃年夜饭 , 烧金纸、放爆竹、守岁等 。
除夕守岁什么时候有的
除夕守岁是最重要的年俗 , 在魏晋时期就有记载 。除夕晚上 , 一家老小熬年守岁 , 欢聚酣饮 , 共享天伦之乐 , 这是炎黄子孙至今仍很重视的年俗 。即使常年在外工作的人们此时也一定要赶回家团聚 。
除夕守岁有什么意义
【大年三十的来历 除夕守岁有什么意义】 自汉代以来 , 新旧年交替的时刻一般为夜半时分 , 古时守岁有两种含义:年长者守岁为“辞旧岁” , 有珍爱光阴的意思;年轻人守岁 , 是为延长父母寿命 。

    推荐阅读